***是什么时候规定千克千克是谁定义的
1.千克的历史背景 千克,作为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之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从古代的斤两制度到现代的国际千克原器,千克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2.千克的定义与发展 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用于测量质量的单位。它的定义基于一个称为国际千克原器的铂铱合金圆柱体。这个圆柱体被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作为全球千克的标准。
3.***古代的计量单位 在***古代,使用的是“斤”作为质量单位。秦代将1斤固定为250克,这一标准在汉代基本得以延续。尽管汉末因战乱曾短暂降至220克,但1斤始终等于16两的制度一直保持着稳定。
4.国际千克原器的诞生 国际千克原器于1889年被制成,这是一个铂铱合金圆柱体,被选为千克的标准。这个圆柱体被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成为了全球千克的标准。
5.新***成立后的计量制度 1949年新***成立后,***意识到统一度量衡对于***发展的重要性。1959年10月,***发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正式规定一斤等于500克。这一决定不仅统一了国内的计量标准,也使***的计量制度与国际接轨。
6.国际单位制的更新 国际单位制并非一成不变。到了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
7.科学探究中的挑战 在科学探究中,将旧有的计量单位直接翻译成现代重量存在一定的挑战。例如,古代的“一斤”与现代的“一斤”在重量上确实存在差异。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朝时的“一斤”大约相当于240克,这与我们现代的千克存在一定差距。
千克作为质量单位,其定义和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斤两制度到现代的国际千克原器的演变。***在新***成立后,通过统一计量制度,使国内计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国际单位制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