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税计算与税后到手金额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起征点(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4000元的税前收入在扣除起征点后,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元。
根据个税税率表,9000元对应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14000元的税前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270元。
税后到手金额=税前收入-个人所得税=14000元-270元=13730元。
2.社保公积金缴纳比例及金额
社保公积金缴纳比例根据个人和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以北京市为例: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8%,单位缴纳比例为16%。14000元的工资,个人应缴纳养老保险1120元,单位缴纳2240元。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2%,单位缴纳比例为10%。14000元的工资,个人应缴纳医疗保险280元,单位缴纳1400元。
失业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0.2%,单位缴纳比例为0.8%。14000元的工资,个人应缴纳失业保险28元,单位缴纳112元。
工伤保险:个人无需缴纳,由单位缴纳。14000元的工资,单位应缴纳工伤保险140元。
生育保险:个人无需缴纳,由单位缴纳。14000元的工资,单位应缴纳生育保险140元。
3.五险一金缴纳基数
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是根据个人工资确定的,一般情况下,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为个人工资的60%至300%。
以14000元的工资为例,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范围为8400元至42000元。
4.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以下情况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1.工资、薪金所得,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2.购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年最多12000元的标准扣除。
3.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可按规定标准扣除。
4.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可按规定标准扣除。
14000元的工资在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后,税后到手金额约为13730元。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人所在地区、单位缴纳比例等因素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