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违反什么法律 大数据杀熟违法吗

2025-02-25 04:50:22 59 0

杀熟现象解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商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杀熟”现象尤为引人瞩目。小编将深入探讨杀熟违反的法律问题,以及其违法性。

1.杀熟的实质与表现

1.1实质

杀熟,表面上是技术问题、程序问题,深层次上实际是社会问题、诚信问题。企业滥用经济学逻辑,利用“算法”的隐蔽度实施价格歧视,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体系,长此以往还将反噬平台自身,使商家信用受***。

1.2表现

杀熟重点在于“杀熟”,但熟客所感知的对其不利的个性化定价策略并非一定具有违法性。数字经济下吸引新用户成了经营者的重要经营策略,对新用户实施优惠策略,而对熟客不补贴的行为造成的对熟客不利的价格并不违反法律法规。

真正的杀熟是指经营者通过算法将“多次购买”作为标准,对此类客户以明显高于“非多次购买”客户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服务。

2.杀熟的违法性分析

2.1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杀熟”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反垄断法》与《价格法》虽有相关规定,但缺乏适用性,前者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后者规制主体不符。

2.2违法性分析

如果将数据处理行为作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打击的对象,既不符合立法原意与法律的逻辑体系,也显然不利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2.3“告知同意”的认定标准

即使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告知同意”也不是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违法性的标准。

3.杀熟的影响与反思

3.1影响

反向驯化的效果或许说不清楚,但这场“算法游戏”却鲜明地反映出消费者对“杀熟”的反感和抵制态度。“杀熟”行为严重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无形中伤害了消费者信任。长远来看,更将***害企业声誉,扰乱市场秩序,危害平台生态健康。

3.2反思

关于杀熟的讨论不是第一次了,2024年年末,关于“年轻人反向驯化”的问题又一次成为了热点。亦有人指出,伪装、哭穷式的“反向驯化”开始时也许会有点效果,在愈加聪明的算法面前,这种策略恐怕难以持久。

针对“杀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但如何有效打击这一违法行为,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