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新规的实施,退市条件有了重大调整,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应密切关注。小编将详细解读2023年退市新规,帮助大家了解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交易类四类退市情形,以及相关风险。
1.财务类退市情形
财务类退市情形主要涉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根据规定,若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中有负值,且主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则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以ST博信为例,公司在2023年度的经审计归母净资产为负值,若2024年度财务指标再次触及强制退市条件,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这提示投资者需特别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
2.规范类退市情形
规范类退市情形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问题。若上市公司未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或者存在其他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不符合上市条件,从而触发退市。
例如,ST嘉寓因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3.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
重大违法类退市情形是指上市公司涉及严重违法行为,如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被监管部门认定为不符合上市条件。
近期,多家ST上市公司发布了退市风险警示公告,其中一些公司因重大违法行为被市场关注。
4.交易类退市情形
交易类退市情形主要涉及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若上市公司股票连续多日市值低于规定标准,或者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可能触发退市。
例如,ST博信已预先锁定市值退市,成为自退市新规以来,A股市场第二家市值退市公司。公司财务上也存在退市风险。
投资风险提示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风险提示公告,理性、审慎地投资公司股票,避免盲目跟风交易而遭受***失。
在当前年报发布期间,面临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投资者需特别注意,避免投资于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的股票。
2023年退市新规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退市情形,理性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上市公司也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稳健发展。